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.
166134X3936像素.
大都會藝術(shù)博物館藏.
明摹宋本。
推究「文姬歸漢」題材之特別風行于南宋,殆因紹興十一年(1141),宋金締結(jié)和平盟約,雙方暫時中止多年來的征戰(zhàn),并成功地將高宗生母韋太后迎回,其中還包括徽、欽二宗,以及一干嬪妃的遺骸骨灰。基于這樁重大事件的激蕩,宮廷畫家乃頻頻「藉古喻今」,描繪歷史故實。
蔡琰,字文姬,又字昭姬。生卒年不詳。東漢陳留郡圉縣人,東漢大文學(xué)家蔡邕的女兒。初嫁于衛(wèi)仲道,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,后值因匈奴入侵,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,嫁給匈奴人,并生育了兩個兒子。十二年后,曹操統(tǒng)一北方,用重金將蔡琰贖回,并將其嫁給董祀。蔡琰同時擅長文學(xué)、音樂、書法?!端鍟そ?jīng)籍志》著錄有《蔡文姬集》一卷,但已經(jīng)失傳。
劉商,唐代詩人、畫家,字子夏,彭城(今江蘇徐州)人。大歷(七六六至七七九)間進士。官禮部郎中。能文善畫,詩以樂府見長。劉商的詩歌作品很多,代表作有《琴曲歌辭·胡笳十八拍》,這是他罷廬州合肥縣令后所作,約寫于大歷四五年(769—770)。